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

Day 4(上) 地理科考察(北愛爾蘭Causeway Coast)

(Day 4)() 2019-4-7

住宿:Keenogue House B&B

行程:Causeway Coast


位於北愛爾蘭最北岸有多個景點非常接近,除了昨天參觀過的巨人堤道,此處亦集合了不少人文歷史和自然風景之地,如一些古堡、漁港、特別景觀等。今天也挑選一些有興趣的去遊覽。不少景點更是劇集《權力遊戲》取景之地,不過我就未看過。



7點半起床,天色陰暗而且多雲,諗緊跑與不跑步之間…… 要諗的話一般都會放棄的。😂


Dunluce Castle

8時才正式起床,吃早餐前先去附近的另一個懸崖,參觀荒廢中世紀城堡🏰。從google map顯示10點才開放,不過我沒有入內參觀的打算,有時遠觀也不錯。



Dunluce Castle 距離巨人堤道約8公里,不過前往途中行錯路,行了一條超窄、滿佈泥濘的泥路,害怕像非洲納米比亞自駕時再被困,被泥卡住輪胎,也不想弄到滿身污泥…… 好在最後成功脫險。



荒廢城堡屹立於一望無際的北大西洋懸崖邊,荒涼之餘還帶着使人敬畏的氣勢。參觀期間有一男子問有無人跨過圍欄入內,原來是這裡的職員,好在剛才無爬啫!😅 回程時在一處高地能遠觀城堡,這時就真的看見有西人遊客,跨過一個又一個的私人牧場圍欄四處拍照。



天陰陰總好過落雨












幾有型!

左上:另一面風景也很有氣勢~
右上:晨咁早得我們來訪
左下:微銀也來一到此一遊吧~

回程途經昨晚買外賣的小鎮Bushmills

9點半返回旅館吃早餐,餐餐食All day也有點膩。😝 早餐時一名侍應殷勤地向我們詢問,看真點原來是昨晚外賣炸魚店的職員,現在衣著筆挺,與昨晚穿著得像「夜青」一樣大相逕庭,根本就認不出,原來他每天打兩份工。這讓我想起一些固有印像,大部份人一直認為華人一生營營役役,就是為了賺錢為兩餐,外國人就一定會Work life balance,不過原來愛爾蘭人也頗勤奮。不論有錢人(昨日的旅館職員/酒吧老闆)、或草根階層(現在的外賣店職員/旅館侍應),均有雙重身份…… 媽!我好亂呀~~~ 🤣



回想起來,出發前數月,港女一名在愛爾蘭落地生根的Uncle帶同他的兒女來港。兒女是他與當地愛爾蘭人所生的,不知是否自小到大在西方國家長大,樣貌沒丁點亞裔感覺,與「鬼仔鬼妹」無異,均20多歲。期間詢問其兒子喜歡什麼運動,他稱還在唸大學,閒時只會工作賺錢,沒時間娛樂,那時我在想難道他遺傳了華人性格?這次遊歷所見,看來推翻了一些世人誤解。



離開時也在附近的古舊火車站看看,但是看不見有遊客…… 這裡有觀光列車乘搭,目的地是Bushmills鎮內(即昨晚買炸魚外買的鄰近小鎮)






Carrick-a-Rede Rope Bridge 卡域克索橋(自己根據前曼聯球星卡域克名稱來翻譯)

1115 check out,前往十多公里外的另一個著名景點。那裡有一條索橋(Carrick-a-Rede Rope Bridge),連接懸崖與被海分隔的海蝕柱。海蝕柱,是我讀地理課時學懂的。還記得當年我們兩班文科班一同前往長洲遠足考察,也不知行了多久,老師便分批向我們遙指「那邊就是海蝕隙、這就是海蝕洞、海食柱等等……」的不同地貌(真係距離好遠)。我們這些懶惰學生,又有幾多人認真學習,也包括我。😝 (不過我最後會考是合格的) 你話如果當時同老師講,「海蝕柱我企過喺上面啦~」係幾咁有型呢~😎



Carrick索橋停車處泊好車,這裡是懸崖旁邊,寒風凜冽。來到收費處,原來有時段限制,我們買了1130-1230的時段。




由入口處沿步行徑前往索橋大約20多分鐘,沿途風景比早前去過的巨人堤道步行徑更為壯麗,畢竟這是沿懸崖邊而建,而另一面不時看到綿羊悠然自得地咀嚼嫩草。



來到索橋前,看到一條人龍正在等候,我們也加入排隊行列,只見索橋每次只開放一批約8名遊客。等候期間不時聽到職員大聲呼喝,原來職員一看到遊客在索橋上有不當行為,便會毫不留情地大聲喝止,畢竟是有危險的,此時呼喝及勸喻聲此起彼落。有一個「西人」在橋上因為疏忽照顧兒童,由得其自由走動,被職員由索橋追駡到上回步行徑,還追問他是否聽不懂英文?果然,不文明或不守規矩的人是無分國籍的。🤷🏾‍♂️





輪到我們了!我們幸運地是最前兩名遊客,拍可以拍到沒有遊客背景的照片~ 過橋時以輕便的手提電話拍了數張照片,然後便用心感受。因為如果停留太久會阻延後面的遊客,也有被職員駡的風險。當時非常大風,雙手捉緊非常粗大的麻繩,眼望腳下是萬丈深淵、汪洋大海,好不刺激,不過在強風之下,索橋比想像中穩固。最後,好在我與港女是好旅客,沒有被職員喝駡。😜



左:輪到我們便截龍!
右:我們是頭兩名遊客!


左:刻意叫港女行快少少
右:步步為營

登上海蝕柱!像小島一樣的小岩山是侵蝕分開出去的

回程時我們也排頭位!

參觀完後從另一個各度拍吊橋~



有緣的話也可以看到極光


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之海蝕柱:(https://www.oocities.org/geogtrip2003/stack) 

海蝕柱(Stack)
萬宜水庫附近海岸經常看到一些柱狀的狀島,這就是海蝕柱(Stack)。
海蝕柱形成過程與海蝕拱有密切關係,波浪折射產生波浪對岬的侵蝕作用,在岬的兩側可能會形成一知或以上的海蝕洞。當一個海蝕洞切穿岬,或兩個背靠的海蝕洞相接時
,就會形成一個通道。通道頂部的岩石形成一座橋,稱海蝕拱。當剝蝕作用打擊海蝕拱,使它變得脆弱,最終崩塌。岬的尖端獨立地留在海中,稱為海蝕柱。當兩個背靠著的海蝕隙連在一起時,也可以形成海蝕柱。海蝕柱可以是一小孤島或孤立的石柱,朝著岬的那一側是陡璧。

10 則留言:

  1. 我地就咁遠影吊橋...無行XXXXD
    你講起雙重身份...
    令我諗起去蘇格蘭天空島一間好好味既海鮮餐廳...點知我地去食哥日係哥年既最後一日開...之後就seasonal close
    之後我地搵另一間餐廳再食海鮮....發現成批之前間餐廳既員工又係度XXXXXD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記得你哋好似無行!
      成批打同樣嘅兩份工咁攪笑嘅🤣

      刪除
  2. 我見到條索橋都腳軟😱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回覆
    1. 真係好高!頭幾步踏出去都好驚架~

      刪除
  4. 好坦白講,我係唔會夠膽行條橋。😅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