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另一個加(家)@工作篇-辭職
在工作超過三年的酒莊正式分道揚鑣,上週有點不捨地痛下決定,向提拔我的經理遞上辭職信。
酒莊工場這邊,舊人之中包括生產部、助理釀酒師,我是留守到最後的一人,可見公司轉變得有多大。一間家族經營的酒莊,來到第二代不懂葡萄酒的莊主,改變了方針。由原本十多款產品的酒莊,變成了四、五十款葡萄酒,以及低酒精、無酒精成份的飲品工廠。
兩年前升職加薪,由時薪轉成年薪,開始管理生產部。隨著經驗累積,膽敢說我是工場裡最熟悉流程、甚至最熟悉葡萄酒的人(釀酒師除外)。
釀酒工場工作量,對比剛入職時已經增加了三至五倍,但生產部人手不變,加上部份員工表現未如理想,我需要每日不斷推動員工。一些做了兩年的同事,每日仍在最簡單工序不斷出錯,可謂「跟少一眼都唔得」,例如日期錯、產品編號錯、機器已 setup 妥當卻忘了按開始鍵……五花八門,真係令人非常頭痛。相信曾與當地人共事的移居港人會心有戚戚然。😆
此外,自己亦需要為每個行動作大量事前、事後的計劃與安排,務求每日的密麻麻工作能順利進行。自己更要不時加班,甚至放棄小休時間換取員工有得休息。近來經理放大假,甚至接手了不少他的工作,包括規劃、與莊主、Director、合伙人等高層溝通,以及跨部門協作。
以往工場一切以大型生產為優先,例如 Bottling,全廠人手都會傾巢協助,務求順利完成。現在公司擴展,不同部門加入不少新人,尤其一些年輕人,沒有周詳計劃,只做自己想做的事。就如一個負責倉務的年輕人,就算經理開聲,頂多只配合一次,下次即故態復萌,非常妨礙日常運作。畢竟文化不同,在這裡上司的指示聽完就算,甚至經理的話都可以當耳邊風;在香港早就被直接責罵甚至炒魷魚啦。怎可能被一個十八、九歲的靚仔妨礙整間公司的生產……
可以求其set個station在這裡封了條路🤷🏾♂️ |
出面印刷公司多年來都不時印到反方向,需要浪費人力收正,很多事都非常不暢順 |
想到自己一手一腳建立出有風格的團隊,本來幾有成功感。但在工作量暴增,加上跨部門合作極不順暢的情況下,心裡實在疲累,於是忍痛向經理遞上辭職信。
經理帶著非常失望的心情同我詳談,我只略略帶過工作上的問題,用了利物浦前主帥高普離開時的句子 — Run out of my energy 來請辭,強調想休息一下,健康為重。其實公司問題他自己也非常清楚,對其他部門的年青人亦感無奈,但作為工場最高負責人,這好明顯就是他的問題。老細變成縱容,結果令到失控。
不時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加拿大經濟差、搵唔到工、裁員多,但在河谷地帶偏偏相反,是請不到人,所以只好提升入職薪金來吸引。
大約一個月前經理放大假,我參與了面試新人。另一部門主管提到新職位直屬於我,邀請我一起會見更好。最後,這主管甚至問我:現在新入職的時薪是不是 $21?我當時表面不動聲色,心裡卻愕然,心想「我雖然是年薪計,除返開都只係 $21.x 吧?」
於是遞交辭職信後,我膽粗粗問心腹下屬介唔介意告訴我人工。他只入職幾個月,竟然已經有 $22 時薪——即係比我高!後來他更主動引起話題,大家一一講出自己時薪。最低人工的員工只比我少一蚊,而每日出錯最多的同事更只低幾毫子(呢個經理經常話要炒,不過仲未請到人替)。大家了解後,全體替我不值。我也直言,由於我年薪計,平時 OT 都無 OT 補水,實際上時薪應該最低。這一刻,覺得自己的決定更加無遺憾。
回想起來,我升職加薪已經是兩年前的事,而經理亦從沒替我除開時薪計算過我實際收入。
交信當天早上,我正忙著其他事,由經理主持大局,但他沒有安排輪換和小休。定時輪換與小休制度,原本是我有系統地建立的。這一刻,員工們已開始不捨得我。酒莊擴展後,生產部員工由開工一刻不停手,除了法定上午、下午各 15 分鐘和半小時午餐外,其他時間一直做到最後一分鐘甚至 OT。講真,我完全想不到在歐美,竟然見識到所謂的血汗工廠……
Last day,大家為我搞了 Lunch Farewell,買了一大枱 Subway 飲食。有兩盤拼盤 Easy Order Platter(每盤近 $60),還有一盤 Cookie。仲送了我一支有年份的汽泡酒。看得出每人都很不捨,經理、釀酒師、貨倉部負責人不斷致謝,最後首席釀酒師更即場唱出法文版《友誼萬歲》(因為他是魁北克人)。
這支汽泡酒是經理和貨倉部負責人挑的,他們稱不知我喜好就隨意選了一支有年份的。我提議可否由我重新選擇,這時釀酒師立即提到,我最鍾意 Blanc de Noir(即100% Pinot Noir 製作的汽泡酒),他居然記得我的喜好,真的開心。
最後我選了一支由我最後一次主理除渣程序的汽泡酒 — 2018 年份本莊最頂級的 Reserve,這年份僅千多支,售價近 $100 CAD。完全是基於意義,不是價錢考慮。最後還在這瓶未貼 Label 的汽泡酒上簽名留念。
這批酒背後還有插曲,也算是我為公司最後的貢獻。事緣製作汽泡酒除渣前,要先調配 Liqueur(基於汽泡酒加糖和穩定劑,決定甜度)。每次我都不厭其煩再三向釀酒師確認用哪種 Liqueur、多少 ml(香港人習慣穩陣嘛🤣)。這次他起初答跟 NV(無年份)一樣 recipe。我提醒 NV 是零糖,他才如夢初醒,還向每個人道謝。因為一旦落錯 Liqueur,後果非常嚴重,可能整批報銷。就算補救,要逐瓶開回,浪費人力物力,酒質還會大減。
首席太多事情要兼顧,日日同莊主開會到黑,產品又多,記錯在所難免。我喜歡葡萄酒,所以思路清晰,做事上心,加上年資熟悉程序,令我可以一絲不苟。不像很多同事只是打份工。他們甚至訴苦話我走後,工場可能經常出錯……
回看這幾年間,我算是除了 Senior Winemaker 離職外,最光榮引退的一員。前文提及,大多同事都是被炒,或者離開時沒有我這規模。我能夠昂首闊步踏出公司大門,已經非常滿足。
P.S. 上文提到我膽粗粗問人人工,其實在西歐、美國等地,人工、租金、屋價一般屬禁忌話題。但近年原來越來越多人公開討論。就像我和舊同事提及,他們說其實以前也有人會探討。
現在回復自由身,放個悠長假期,先買機票返港探親。畢竟已經差不多兩年沒回香港了,也會以香港作基地,繼續出發去旅行。
![]() |
進行除渣程序的英姿😆 |
真係唔好辛苦自己。離開可能係好嘅開始。
回覆刪除唔好辛苦自己不過我就無收入LU🤣
刪除從新出發,祝你一切順利!
回覆刪除多謝EE~~~
刪除
回覆刪除ENJOY YOUR NEW WORLD!!!
多謝Bell~~ 好耐冇見啦~
刪除我睇到最尾好嬲....入職幾個月都高人工過咁多野做既你!!!!!!!!!!!!
回覆刪除唉...心淡~
休息下先啦!!支持你同港女~
先休息一下再出發,加油呀!🫂
回覆刪除當年畀ua一大堆「戰俘」入侵公司,我都有少少意興闌珊,最後都係靠自己咬緊牙關一步步捱過,某程度上係幾明白你心情。🫂
我聽過一些公司去美國考察,话美國欠缺技术人员。當時並不理解一個大國点解不能勝任。睇完你呢篇我迅間懂了
回覆刪除我现在都感到有点力不從心。有同事放棄高薪厚職,有人被請退休。我希望等到肥雞餐,可以重新出發周遊列國
國內同事對人工都好透明。公司唔系冇$比,只係比唔比你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