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的另一個加(家)見聞篇@醫療見聞 1.1
人生下半場分享得多理想生活,亦要紀錄這次對醫療的見聞,是負面的。首先這不是一篇醫療制度的論文,只是分享由受傷到等待兩年後終於得到做手術機會的經歷。
如何受傷?可看回一年多前的一篇紀錄《年紀大機器壞》
https://travelsilver.blogspot.com/2022/10/blog-post.html
網上最常見的一句說話就是,咁唔鍾意還留在這裡?畢竟每個地方也有好與壞,只是想自己需要的事什麼吧了!慶幸最想要的生活空間,大於這裡的一切問題,才會繼續保持正面。
以往不少人問我去過那麼多地方,那裏最好,我會答是香港。老實說如果旅行時認真認識當地文化,不只是看到外國月光特別圓,就會發現香港很多東西是非常成熟,甚至世界頂級之列。可是我最想要的寫意的生活空間偏偏沒有(唯有講我窮L)……
加國醫療問題一直為人詬病,是當地人的茶餘飯後、新聞的話題。這裡醫療制度與香港大不同,一般頭暈身㷫會看家庭醫生,但是家庭醫生嚴重不足,大多不接收新症,本省有超過1/10的人是沒有家庭醫生。加上醫生畢業後,大多會選擇收入較高的美國執業,令到本地醫生嚴重不足。本地醫生收入低嗎?上網一查原來也有30多萬年薪一年,即接近200萬港紙年薪!(講緊普通醫生) 可是,政府出那麼多糧給你,一樣也攞返超過一半的薪俸稅……
受傷當天來到急症室(當然港女開車),這裡的免費醫療只限睇醫生,其他藥物、額外器材全部要收費,但可以在其他保險/保障中申請扣除,即是表面好像免費,其實羊毛早已出在羊身上。救護車都無謂講,市區也要等超過半個鐘,其他地方等成十個八個鐘也是常見之事。
來到急症室,在一個櫃枱登記工傷後,等候三至四小時才看到醫生。觀察所見病人不太多,大多是老人家,與其中一位婆婆傾談得知她經常手腕痛,看了數次家庭醫生後就叫他去醫院看急症,咁都得! 最後直至傍晚7時,該婆婆稱等了太耐唔想再等便回家吃晚餐。大家也等了那麼久,亦差不多輪到時才放棄?唯有諗退休人士實在有太多時間了。
等候分流的位置很少人,而再入一點的正式等候病人也只是十多人 |
等候到中段時候,有一位衣著光鮮亮麗的婦人來到大堂等候看診,期間有身穿制服的職員,從職員房出來向這名婦人奉上茶點,看到她在病人輪候區像上等人悠閑地吃餅用茶,與大部份精神萎靡的病人凝成強烈對比,難道這裡不會避嫌的嗎?最後我進入下一輪等候區(即快看到醫生),那名婦人也緊接著進入下一輪等候。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,便會發現這裡的人對於利益衝突、或一些法例是沒有概念。
負面事情得多,好人好事也要紀錄,就是診症醫生細心,她都估計我九成斷十字韌帶,話即時轉介往骨科及盡快安排MRI磁力共振。
可是,困擾才真正開始……
待續……
英國醫療也是問題多多,不過,幸好我們暫時未遇到太大問題🙏🏻🙏🏻
回覆刪除有時咁唔好彩要自己遇到先至知道真實情況⋯⋯ 不過呢個世界無完美嘅~
刪除傳聞加國醫療比香港好好多 , 原來真實情況都係好麻煩 , 謝謝分享 !
回覆刪除呢樣我真係唔覺⋯⋯
刪除呢几年美加朋友對美加醫療意见很大。 有台湾朋友移居台湾,一直以為台湾醫療很先進,但發现台湾醫療很講關係,還是香港好
回覆刪除醫療問題應該度度都有,睇吓多與少
刪除可悲嘅係,而家香港嘅醫療已經漸漸走上呢條路。
回覆刪除回想起香港醫療真係算好唔錯,至少想吓有幾多人係有交稅⋯⋯ 不過將來嘅嘢唔敢去想像🙈
刪除話晒維也納係世界最宜居城市,但係香港都有好多嘢好過維也納嘅。
回覆刪除香港確實係有好多嘢位列頂尖,不過計宜居,淨係生活空間呢一樣已經扣晒分⋯⋯🤷🏾♂️
刪除